White light will be from the west direction, 西方阿弥陀佛 or Amitābha. Amitābha (Sanskrit: अमिताभ, Amitābha (wordstem), Hindi pronunciation: [əmɪtaːbʱə]; Amitābho; Chinese: 阿彌陀佛, Āmítuó Fó; Japanese: 阿弥陀如来, Amida; Tibetan: , Ö-pa-me) is a celestial buddha described in the scriptures of the Mahāyāna school of Buddhism. Amitabha is the principal buddha in the Pure Land sect, a branch of Buddhism practiced mainly in East Asia. According to these scriptures, Amitābha possesses infinite merits resulting from good deeds over countless past lives as a bodhisattva named Dharmakaya. "Amitabha" is translatable as "Infinite Light," hence Amitabha is often called "The Buddha of Infinite Light."


According to the Larger Sūtra of Immeasurable Life Amitābha was, in very ancient times and possibly in another realm, a monk named Dharmakāra. In some versions of the sūtra, Dharmakāra is described as a former king who, having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Buddhist teachings through the buddha Lokesvararaja, renounced his throne. He then resolved to become a buddha and so to come into possession of a buddhakṣetra ("buddha-field", a realm existing in the primordial universe outside of space time, produced by a buddha's merit) possessed of many perfections. These resolutions were expressed in his forty-eight vows, which set out the type of buddha-field Dharmakāra aspired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beings might be born into that world, and what kind of beings they would be when reborn there.

In the versions of the sutra widely known in China, Vietnam, Korea and Japan, Dharmakāra's eighteenth vow was that any being in any universe desiring to be born into Amitābha's Pure Land and calling upon his name even as few as ten times will be guaranteed rebirth there. His nineteenth vow promises that he, together with his bodhisattvas and other blessed Buddhists, will appear before those who call upon him at the moment of death. This openness and acceptance of all kinds of people has made the Pure Land belief one of the major influences in Mahāyāna Buddhism. Pure Land Buddhism seems to have first become popular in northwest India/Pakistan and Afghanistan, from where it spread to Central Asia and China
The sutra goes on to explain that Amitābha, after accumulating great merit over countless lives, finally achieved buddhahood and is still alive in his land of Sukhāvatī, whose many virtues and joys are described.

The basic doctrines concerning Amitābha and his vows are found in three canonical Mahāyāna texts:
The
Larger Sukhāvatīvyūha Sūtra
The
Smaller Sukhāvatīvyūha Sūtra
The
Amitāyurdhyāna Sūtra (Sutra on the Meditation on Amitāyus).
Through his efforts, Amitabha created the "Pure Land" (净土, Chinese: jìngtŭ; Japanese: jōdo; Vietnamese: tịnh độ) called Sukhāvatī (
Sanskrit: "possessing happiness") . Sukhāvatī is situated in the uttermost west, beyond the bounds of our own world. By the power of his vows, Amitābha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all who call upon him to be reborn into this land, there to undergo instruction by him in the dharma and ultimately become bodhisattvas and buddhas in their turn (the ultimate goal of Mahāyāna Buddhism). From there, these same bodhisattvas and buddhas return to our world to help yet more people.

Here's the pic:

Black light will be from the North direction, 北方不空成就佛 or Amoghasiddhi. Amoghasiddhi is one of the Five Wisdom Buddhas of the Vajrayana tradition of Buddhism. h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Buddhist path and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poison of envy. His name means He Whose Accomplishment Is Not In Vain. His Shakti/consort is Tara, meaning Noble Deliverer or Noble Star and his mounts are garudas. He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Karma whose family symbol is the Double vajra/thunderbolt.


Amoghasiddhi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ual skandha or the conceptual mind (as opposed to the non-conceptual or sensational mind). His action towards the promotion of Buddhist paths is the pacification of evils. This is symbolised by Amoghasiddhi's symbol, the moon. He gestures in the mudra of fearlessness, symoblising his and his devotees' fearlessness towards the poisons or delusions.
He is usually coloured green in artwork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ir or wind element. His season is summer and his heavenly quarter, the north.
Here's the pic:

The second part will be the purple light from the South direction, 南方宝生佛 or Ratnasambhava. Ratnasambhava's mandalas and mantras focus on developing equanimity and equality and, in Vajrayana buddhist though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ttempt to destroy greed and pride. His consort is Lochana and his mount is a horse or a pair of lions. His wrathfull manifestation is Gundari. Often included in his retinue is the worldy dharmapāla Jambhala.


Ratnasambhav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kandha of feeling or sens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nsciousness. His activity in promoting Buddhism is enriching and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Dharma. Ratnasambhav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jewel symbol, which corresponds with his family, Ratna or jewel. In artwork he is shown in the mudra of giving.
He is usually coloured yellow or gold. H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lement earth, the heavenly quarter of the south and the season of autumn. His cardinal direction is the south.
In the Bardo Thodol, he is depicted in union with Mamaki and attended by the male bodhisattvas Akashagarbha and Samantabhadra and the female bodisattvas Mala and Dhupa.
In Tibet, Vaiśravaṇa, also known as Jambhala and Kubera, is considered a worldly dharmapāla, and is often depicted as a member of the retinue of Ratnasambhava.


Here's the pic of Ratnasambhava:

There are five wisdom Buddhas: North, South, East, West, and in the middle of all the directions.


So basicall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East direction first. The green light will be from the East direction, 东方阿閦佛 or Aksobhya who represents consciousness as an aspect of reality. Here's the pic of Aksobhya.
By convention he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the Diamond Realm and is the lord of the Eastern Pure Land Abhirati ('The Joyous'), although the Pure Land of Akshobhya's western counterpart Amitabha is far better known. His consort is Mamaki and he is normally accompanied by two elephants. His color is blue and his attributes include the bell, three robes, and staff, along with a jewel, lotus, prayer wheel, and sword. He has several emanations.
This is the origin of Aksobhya:
Akshobhya appears in the "Scripture of the Buddha-land of Akshobhya" (阿閦佛國経 āchùfó guó jīng), which dates from 147 AD and is the oldest known Pure Land text.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 a monk wished to practice the Dharma in the eastern world of delight and made a vow to think no anger or malice towards any being until enlightenment. He duly proved "immovable" and when he succeeded, he became the buddha Akshobhya.
Akshobhya is sometimes merged with
Acala (Japanese: 不動明王 Fudō myō-ō), whose name also means 'immovable one' in Sanskrit. However, Acala is not a buddha, but one of the Five Wisdom Kings of the Womb Realm in Vajrayana. Prior to the advent of Bhaisajyaguru (Yakushi), Akshobhya was the subject of a minor cult in Japan as a healing buddha, though even now both are found within the Shingon school of Buddhism in Japan. Recently, newly discovered Gandhari texts from Pakistan in the Bajaur Collection has been found to contain fragments of an early Mahayan sutra mentioning Aksobhya. Preliminary dating through paleography suggests a late first century to early second century AD provenance. More conclusive radiocarbon dating is underway. A complete analysis and report of the text is expected in late 2008.
Akshobhya is believed to transform the human failing of anger into a clear, mirror-like wisdom. With this wisdom, we see things just as they are, impartially and unaffectedly. A mirror will reflect both a red rose or a bloody dagger just as they are.
Akshobhya’s blue color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mirror symbolism. Blue is the color of water, and water has the capacity to act as a clear mirror.

Who is the medicine Buddha? Below are the description:

Medicine Buddha
Yao Shih Fwo, one of the three foremost Buddhas of the Chinese Pantheon, is a Buddha of the past era. Better known to the people as the Buddha of Medicine or the Master of Healing, he is dear to the hearts of many, for they have indeed received his blessings in the forms of miraculous cures of all kinds of illness. The Buddha's efficacy in preventing calamities and granting prosperity besides curing illness has attracted a steady number of believers and devotees since the time of the Eastern Chin Dynasty (AD 317-420) to the present day.


The Sutra of the Buddha of Medicine (Bhaisajyaraja Sutra) was also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t that period of time which provided a full account on the peerless Buddha, his Paradise and his Twelve Great Vows. However the later translation made by Tripitaka Master Hsuan Tsang, the famous monk of the Tang Dynasty, known as The Sutra of the Master of Healing (Bhaisajyaguru - Vaidurya - Prabhasa Tathagata), is the more popular Sutra which is widely read by most people today.

The title 'Master of Healing', is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 his Sanskrit name 'Bhaisajyaguru', the Buddha who favours worshippers with relief from the troubles of the world. Apart from curing illness, warding such calamities as famine, drought and plague, granting longevity and assisting the dead, Yao Shih Fwo is known to have dispensed all kinds of mundane benefits to those who pray to him. Despite his great popularity, temples dedicated to him are very scarce so that those who wish to worship him may do so at temples where his images can be found. He is often found in a triad with Sakyamuni Buddha and Amitabha Buddha, and his symbols are either the medicine bowl or the pagoda. When depicted alone, he holds his symbol with his left hand and he is normally attended to by his prominent disciples, the Great Bodhisattvas 'Radiance of the Sun' and the 'Radiance of the Moon'

1. Karaniyam' atthakusalena,

yantasantam padam abhisamecca;

sakko uju ca suhuju ca,

suvaco cassa mudu anatimani.



2. Santussako ca subharo ca,

appakicco ca sallahukavutti;

santindriyo ca nipako ca,

appagabbho kulesvananugiddho.



3. Na ca khuddamacare kinci,

yena vinnu pare upavadeyyum;

sukhinova khemino hontu,

sabba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



4. Ye keci panabhutatthi,

tasa va thavara v'anavasesa;

digha va yeva mahanta,

majjhima rassaka anukathula.



5. Dittha va yeva adittha,

ye va dure vasanti avidure.

bhuta va sambhavesi va,

sabbha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



6. Na paro param nikubbetha,

natimannetha katthaci na kanci,

byarosana pathighasanna,

nannamannassa dukkamiccheyya.



7. Mata yatha niyam puttam,

ayusa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utesu,

manasam bhavaye aparimanam.



8. Mettanca sabbalokasmi,

manasam bhavaye aparimanam;

uddham adho ca tiriyanca,

asambadham averamasapattam.



9. Tittham caram nissino va,

sayano yavatassa vitamiddho,

etam satim adhitttheyya,

brahmametam viharamidhamahu.



10. Ditthinca anupaggamma,

silava dassanena sampanno;

kamesu vineyya gedham,

na hi jatuggabbhaseyya puna retiti.



English Translation:

1. Who seeks to promote his welfare,

Having glimpsed the state of perfect peace,

Should be able, honest and upright,

Gentle in speech, meek and not proud.



2. Contented, he ought to be easy to support,

Not over-busy, and simple in living.

Tranquil his senses, let him be prudent,

And not be brazen, not frawning on families.



3. Also, he must refrain from any action

That gives the wise reasonn to reprove him.

(Then let him cultivate the thought:)

May all be well and secure,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4. Whatever living creatures there be,

Without exception, weal or strong,

Long, huge or middle-sized,

Or short, minute or bulky,



5. Whether visible or invisible,

And those living far or near,

The born and those seeking birth,

May all beings ve happy!



6. Let none deceive or decry

His fellow anywhere;

Let none wish others harm

In resentment or in hate.



7. Just as with her own life

A mother shields from hurt

Her own son, her only child,

Let all-embracing thoughts

For all beings be yours.



8. Cultivate an all-embracing mind of love

For all throughout the universe,

In all its height, depth and breadth ---

Love that is untroubled

And beyond hatred or enmity.



9. As you stand, walk, sit or lie,

So long as you are awake,

Pursue this awareness with your might:

It is deemed the Divine State here.



10. Holding no more to wrong beliefs,

With virtue and vision of the ultimate,

And having overcome all sensual desire,

Never in a womb is one born again.

S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Uj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Naya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Samici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Yadidam cattari purisayugani
Atthapurisapuggala
Esa Bhavato savakasangho
Ahuneyyo
Pahuneyyo
Dakkhineyyo
An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nnakkhettam lokassati

Translation:
Of good conduct is the Order of the Disciples of the Blessed One.
Of upright conduct is the Order of the Disciples of the Blessed One.
Of wise conduct is the Order of the Disciples of the Blessed One.
Of proper conduct of the Order of the Disciples of the Blessed One.

This Order of the Disciples of the Blessed One
namely, these Four Pairs of Persons, the eight types of individuals,
is worthy of gifts,
worthy of hospitality,
worthy of offerings,
worthy of reverential salutation,
and is an incomparable field of merit for the World.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ti

Translation:
The Teaching is perfectly enunciated by the Blessed One, is verifiable here and now, is with immediate fruit, invites all to test it for themselves, leads onward to Nibbana, and is to be experienced by the wise, each for himself.

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Translation:
Thus indeed is the Blessed One: He is the Accomplished One, the Suprmely Enlightened One,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Wisdom and Virtue, the Auspicious Path-finder, the Knower of All Realms, the Incomparable Tamer of Individuals, the Supreme Teacher of Gods and Men, the Awakened One, the Lord.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 I go to the Dhamma for refuge )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 I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Dhamma for refuge )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second time, I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Dhamma for refuge )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 For the third time, I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a (Repeat Thrice)

English Translation: Honour to Him, The Blessed One, The Worthy One, The fully-Enlightened One. (Repear Thrice)

觀自在菩薩( guan zi zai pu sa)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xing shen bo re bo luo mi duo shi)
照見五蘊皆空(zhao jian wu yun jie kong)
度一切苦厄(du yi qie ku er)
舍利子(she li zi)
色不異空(se bu yi kong)
空不異色(kong bu yi se)
色即是空(se ji shi kong)
空即是色(kong ji shi se)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shou xiang xing shi yi fu ru shi)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she li zi shi zu fa kong xiang)
不生不滅(bu sheng bu mie)
不垢不淨(bu gou bu jing)
不增不減(bu zeng bu jian)
是故空中無色(shi gu kong zhong wu se)
無受想行識(wu shou xiang xing shi)
無眼耳鼻舌身意(wu yan er bi she shen yi)
無色聲香味觸法(wu se sheng xiang wei chu fa)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wu yan jie nai zhi wu yi shi jie)
無無明(wu wu ming)
亦無無明盡(yi wu wu ming jin)
乃至無老死(nai zhi wu lao si)
亦無老死盡(yi wu lao si jin)
無苦集滅道(wu ku ji mie dao)
無智亦無得(wu zhi yi wu de)
以無所得故(yi wu suo de gu)
菩提薩埵(pu ti sa duo)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yi bo re bo luo mi duo gu)
心無罣礙(xin wu gua ai)
無罣礙故(wu gua ai gu)
無有恐怖(wu you kong bu)
遠離顛倒夢想(yuan li dian dao meng xiang)
究竟涅盤(jiu jing nie pan)
三世諸佛(san shi zu fo)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yi bo re bo luo mi duo gu)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de a nuo duo luo san mian san pu ti)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gu zhi bo re bo luo mi duo)
是大神咒(shi da shen zhou)
是大明咒(shi da ming zhou)
是無上咒(shi wu shang zhou)
是無等等咒(shi wu deng deng zhou)
能除一切苦(neng chu yi qie ku)
真實不虛(zhen shi bu xu)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gu suo bo re bo luo mi duo zhou ji suo zhou yue jie ti jie ti bo re jie ti bo re seng jie di pu ti sa po he)

Explanation for the each paragraph (chinese):
For English translation(below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觀自在菩薩
觀 自 在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別 名 , 以 字 面 來 解 釋 也 相 當 好 , 意 思 是 觀 察 諸 法 實 相 本 空 後 , 對 一 切 的 外 境 外 緣 就 隨 意 而 自 在 了 。 觀 自 在 是 修 行 證 果 的 境 界 , 此 時 一 切 都 如 悠 遊 的 白 雲 , 任 意 浮 遊 於 萬 里 天 空 , 一 切 都 不 再 是 掛 礙 , 一 切 都 已 安 然 , 所 以 才 能 對 於 萬 事 萬 物 產 生 隨 緣 而 自 由 自 在 的 態 度 , 這 種 生 命 之 啟 , 多 麼 值 得 我 們 身 處 五 濁 惡 世 ﹝ 劫 濁 、 見 濁 、 煩 惱 濁 、 眾 生 濁 、 命 濁 ﹞ 中 的 眾 生 羨 慕 啊 ! 但 是 不 只 能 羨 慕 而 已 , 因 為 「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 , 我 們 應 努 力 的 修 行 , 只 要 肯 不 斷 的 自 度 度 人 , 總 有 一 天 , 我 們 也 會 與 觀 自 在 菩 薩 一 樣 的 自 在 啊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解 脫 空 慧 的 意 思 , 也 可 以 解 釋 成 「 到 彼 岸 的 大 智 慧 」 。 因 為 , 唯 有 證 入 圓 滿 的 涅 槃 , 才 能 完 全 解 脫 三 界 輪 迴 的 生 命 困 境 。 而 想 證 入 圓 滿 的 空 慧 , 必 須 〝 老 實 修 行 〞 , 而 且 不 只 是 行 , 還 要 「 行 深 」 , 就 是 必 須 把 這 大 智 慧 深 化 到 生 命 的 最 深 處 , 如 此 方 能 在 面 對 任 何 外 境 時 , 保 持 如 如 不 動 的 自 性 , 故 此 句 才 巧 妙 的 點 出 「 行 深 」 二 字 , 因 為 這 才 是 實 修 的 關 鍵 之 處 , 如 果 沒 有 念 茲 在 茲 、 須 臾 不 離 的 保 持 般 若 , 便 沒 有 辦 法 真 正 解 脫 三 界 、 永 斷 輪 迴 。 故 一 個 修 行 人 , 如 果 真 有 出 三 界 的 〝 沖 天 志 〞 , 則 必 須 戮 力 以 赴 , 方 能 真 正 如 願 以 償 !

照見五蘊皆空
當 一 個 修 行 人 經 過 因 地 努 力 的 修 行 後 , 當 他 通 達 了 無 常 、 無 我 的 空 慧 之 後 , 他 剎 那 明 白 了 原 來 一 切 的 本 質 皆 空 , 連 這 個 五 蘊 色 身 ~ 一 個 與 我 們 生 命 最 密 切 的 存 有 , 它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這 時 他 徹 頭 徹 尾 的 照 見 了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的 虛 妄 , 而 從 這 虛 妄 中 徹 底 的 覺 醒 了 過 來 。 於 是 他 不 再 受 這 些 外 相 、 外 境 、 外 緣 的 束 縛 , 他 已 經 完 全 自 由 了 , 因 為 他 僅 從 自 身 的 五 蘊 , 就 已 經 完 完 全 全 的 明 白 了 宇 宙 至 極 的 真 理 - - 空 。

度一切苦厄
當 一 個 修 行 人 證 入 果 地 後 , 他 自 由 解 脫 了 。 於 是 他 才 有 真 正 的 能 力 去 救 度 一 切 的 苦 厄 , 因 為 唯 有 自 己 到 達 了 彼 岸 , 才 真 正 能 夠 正 確 無 誤 的 , 帶 領 猶 在 苦 海 沉 浮 的 三 界 眾 生 也 同 樣 的 到 達 彼 岸 。 故 一 個 良 好 的 修 行 人 , 他 的 知 見 是 如 法 華 經 所 說 〝 唯 一 佛 乘 〞 , 因 為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了 , 我 們 才 能 完 全 明 白 , 什 麼 是 〝 本 地 風 光 〞 、 什 麼 是 〝 本 來 面 目 〞 , 否 則 都 只 是 聞 人 說 空 亦 鸚 鵡 學 語 罷 了 。 所 以 ,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 才 能 度 盡 一 切 苦 厄 , 就 如 偉 大 的 觀 世 音 菩 薩 , 他 其 實 是 正 法 明 如 來 倒 駕 慈 航 , 化 現 與 三 界 眾 生 較 接 近 的 菩 薩 而 方 便 度 眾 。 我 們 常 聽 到 人 們 虔 誠 的 讚 頌 觀 世 音 菩 薩 : 「 千 處 祈 求 千 處 應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 那 有 求 必 應 、 無 量 無 邊 、 悲 願 深 切 的 胸 襟 , 令 人 不 禁 感 激 涕 零 、 動 容 良 久 。 啊 ! 南 無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廣 大 靈 感 觀 世 音 菩 薩 , 那 度 盡 眾 生 一 切 苦 厄 的 廣 大 悲 願 , 是 凡 夫 俗 子 望 塵 莫 及 的 。 但 是 啊 ! 我 們 不 能 氣 餒 , 而 應 奮 力 效 法 , 如 是 , 則 總 有 一 天 也 能 如 觀 世 音 菩 薩 一 般 〝 尋 聲 救 苦 〞 、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了 。

舍利子
舍 利 子 是 佛 陀 的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 以 智 慧 通 達 稱 著 , 心 經 便 是 應 其 問 而 應 機 說 法 , 充 滿 了 佛 陀 的 證 量 精 華 以 及 諄 諄 教 誨 的 慈 悲 為 懷 。 緬 懷 佛 陀 在 世 , 能 有 幸 跟 隨 佛 陀 親 聆 法 音 是 多 麼 的 福 報 廣 大 , 但 是 啊 ! 末 法 時 代 的 佛 子 啊 ! 儘 管 佛 陀 早 已 涅 槃 , 儘 管 世 界 動 盪 不 安 , 我 們 還 是 要 珍 惜 一 切 的 經 藏 , 深 心 閱 讀 , 則 如 同 佛 陀 在 世 , 亦 如 同 親 自 參 與 法 筵 !

色不異空
一 切 的 色 相 , 它 的 本 質 都 是 空 。 無 論 色 相 產 生 了 什 麼 樣 的 變 化 , 例 如 無 垠 的 天 空 , 也 許 會 刮 風 , 也 許 會 飄 雨 , 也 許 會 有 幾 朵 白 雲 流 浪 , 但 是 啊 ! 天 空 還 是 天 空 , 並 不 會 因 為 風 、 雨 、 雲 、 雷 、 電 等 而 改 變 , 所 以 色 相 的 本 質 即 空 , 所 以 一 切 本 空 。 以 一 切 本 空 的 諸 法 實 相 來 看 , 則 有 的 本 質 即 空 , 故 色 不 異 空 。

空不異色
如 果 把 角 度 再 調 換 一 下 , 就 是 從 空 的 本 質 來 看 , 由 於 空 的 本 質 當 然 還 是 空 , 而 色 相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所 以 當 然 也 是 空 不 異 有 , 也 就 是 空 不 異 色 。 這 段 以 反 過 來 的 角 度 探 索 空 與 有 的 關 係 , 但 空 畢 竟 是 空 , 所 以 不 論 從 那 一 個 角 度 探 究 , 它 依 舊 是 〝 空 〞 。 因 此 , 空 是 顛 撲 不 破 的 宇 宙 真 理 , 只 有 真 正 了 解 、 明 白 、 安 住 、 鞏 固 於 空 了 , 才 是 真 正 的 修 行 人 。

色即是空
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是 空 , 宇 宙 中 的 森 羅 萬 象 , 從 日 月 星 辰 到 草 木 蟲 魚 , 一 切 的 一 切 , 都 是 色 相 , 而 色 相 的 背 後 所 蘊 含 的 真 理 就 是 空 , 所 以 有 即 是 空 , 也 就 是 〝 色 即 是 空 〞 。 此 句 是 從 前 句 〝 不 異 〞 推 演 而 來 。 〝 不 異 〞 就 是 〝 等 於 〞 , 〝 等 於 〞 就 是 〝 即 是 〞 。 故 不 論 正 說 、 反 說 , 都 是 在 在 說 明 〝 緣 起 性 空 〞 的 真 義 。

空即是色
色 可 以 解 釋 成 人 身 的 〝 色 蘊 〞 , 這 是 以 自 身 的 觀 點 來 觀 察 , 那 麼 應 用 於 此 四 句 , 即 可 還 原 成 〝 色 蘊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蘊 , 色 蘊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蘊 〞 。 而 推 演 出 來 的 話 , 則 〝 一 即 一 切 〞 , 所 以 也 可 以 把 這 四 句 推 廣 成 : 〝 色 相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相 ; 色 相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相 。 〞 所 以 心 經 的 結 構 相 當 嚴 謹 , 佛 陀 先 善 巧 的 教 導 我 們 從 最 近 的 色 身 觀 察 起 , 而 如 果 我 們 明 白 了 色 身 的 本 質 是 空 , 那 麼 就 容 易 明 白 其 他 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 也 一 樣 是 空 了 。 所 以 佛 陀 是 最 偉 大 的 教 育 家 , 把 宇 宙 至 深 的 道 理 , 用 最 顯 淺 的 例 子 生 動 的 開 導 啟 示 我 們 , 真 是 令 人 讚 歎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前 面 已 把 五 蘊 之 一 的 色 蘊 與 空 的 關 係 說 得 清 楚 明 白 , 所 以 此 處 就 省 略 了 重 複 說 明 的 地 方 , 把 五 蘊 的 其 他 四 蘊 : 受 、 想 、 行 、 識 , 以 一 句 「 亦 復 如 是 」 帶 過 。 因 為 話 如 果 已 經 說 清 楚 了 , 又 何 必 多 廢 唇 舌 , 所 以 這 裡 又 是 方 便 善 巧 之 處 , 也 是 再 度 揭 示 〝 一 即 一 切 , 一 切 即 一 〞 的 真 理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心 經 的 重 點 主 旨 也 不 外 乎 是 要 說 明 〝 一 切 本 空 〞 。 站 在 空 的 立 場 而 言 , 不 論 一 切 的 外 相 呈 顯 什 麼 , 它 的 本 質 終 究 還 是 空 , 所 以 , 「 空 相 」 是 指 一 切 都 是 空 的 相 貌 。 空 如 同 一 個 最 千 變 萬 化 的 演 員 , 他 可 以 化 各 種 不 同 的 妝 , 他 可 以 演 各 種 不 同 的 角 色 , 但 無 論 如 何 , 他 還 是 他 , 並 不 會 因 為 化 妝 的不 同 , 或 是 角 色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改 變 。 「 空 」 亦 然 , 無 論 空 的 相 貌 如 何 的 不 同 , 空 的 本 質 , 穿 透 這 些 外 相 紛 雜 之 後 , 空 畢 竟 還 是 - - 空 。

不生不滅
心 的 本 質 - - 空 。 心 是 一 切 萬 法 的 源 頭 , 既 然 如 此 , 它 可 以 是 山 , 可 以 是 海 , 可 以 是 日 , 可 以 是 月 … … , 它 可 以 是 一 切 的 一 切 , 但 是 分 析 到 最 後 不 能 再 分 析 之 時 , 萬 事 萬 物 之 間 產 生 了 共 同 之 點 , 那 就 是 - - 一 切 都 由 心 所 創 造 , 一 切 都 只 是 心 王 的 遊 戲 罷 了 。 「 空 」 是 宇 宙 最 終 極 的 存 有 , 請 注 意 , 這 〝 存 有 〞 二 字 也 只 是 假 名 安 立 , 因 為 空 已 經 超 越 有 或 無 ,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有 , 也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無 , 總 而 言 之 , 當 一 切 的 妄 念 止 息 之 後 , 空 的 狀 態 就 豁 然 開 朗 了 。 故 切 記 不 能 以 相 對 世 界 的 有 或 無 去 理 解 「 空 」 , 因 為 這 是 一 條 行 不 通 的 路 , 只 有 脫 離 了 語 言 文 字 的 束 縛 , 以 直 觀 的 方 法 才 能 碰 觸 到 所 謂 的 「 空 」 。 所 以 , 不 論 一 切 如 何 變 化 , 「 空 」 還 是 「 空 」 , 「 空 」 已 經 超 越 了 現 象 界 的 生 、 住 、 異 、 滅 , 它 是 沒 有 所 謂 開 始 或 結 束 , 更 沒 有 所 謂 的 生 或 死 , 它 是 一 種 「 不 生 不 滅 」 的 永 恆 境 界 。

不垢不淨
五濁惡世是污垢的,涅槃是清淨的。是嗎?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以第一義的眼光來看的話,其實根本沒有所謂髒或乾淨,輪迴或涅槃的差別,因為它只是它,不會因為外在的乾淨與否而改變,故心經再度標指出空的特性--不垢不淨。其實無論代換成任何相對詞,它都是能夠繼續說下去的,例如〝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尊不卑〞……。

不增不減
心的本質既然是空,那麼當它在創造一切萬法的時候,它的本質當然也是空,例如天空中的晴時多雲、偶陣雨,儘管天氣變化多端,天空還是天空,並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改變,更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使天空變得更大或變得更小。難道下雨時,天空就被塞滿了?難道放晴時,天空就變大了嗎?那當然是沒有,故由此可更進一步的了知空的另一個特性--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一切都是幻相,一切都是幻有,只有空是永恆、是常。空,無所掛礙、無所粘滯、一絲不罜……,於此徹底畢竟空中,無一可得,故無色,無一切色相,一切眼所見皆為虛幻,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空中一切了不可得,既無色,則其他四蘊亦無,受、想、行、識,本質亦空,空畢竟空,一切的感受、想念、行為、意識皆空,故空中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空亦復空,一切的外相、一切的感受,都是妄念,都是不實在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可言。一切的感受所接收的訊息,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表相,都是聚散無常的,唯有認清此點,才能真正擺脫感官的限制,走向開悟解脫之路。

無色聲香味觸法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照亮千古的真理名句,古往今來,讓多少沉迷於大幻化網中的三界修行人猛然驚醒是的,一切的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觸,都是虛幻不實,只有當色聲香味觸法的幻化脫下騙人的外衣後,空的真相才真正水落石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在這無常的世間,一切的存有都是虛幻不實的,不論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或是心意識所感受的世界,都脫離不了大幻化網的牢牢籠罩。啊!有志的修行人,怎甘心如此受盡愚弄?請快快醒過來,從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中覺醒過來,不要再相信一切都是可以依據的,我們一向被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捉弄得相當可憐而不自知,今生既有幸得聞佛法,就應全力以赴,不出三界誓不休!

無無明
千古如長夜啊!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佛法,就如同永遠陷於黑暗的瞽者,空有雙目而不見物,如果我們擁有健康的眼睛,卻沒有佛法的話,那麼我們比一位盲者還要盲目,因為如果心靈沒有智慧,身、口、意就會隨業力逐流,業上牽業,而於三界苦海沉淪,永無出期。可是啊!如果心靈擁有智慧,就算眼盲,他也是擁有一盞明燈的人,那乎會照亮苦海航道,只要順著乎逆流而上,總有一天會到達光明的彼岸--涅槃。在這樣解脫的境界裡,當然是沒有黑暗,也就是無無明的存在了。啊!佛法的智慧是破除無明的慧日,願慧日普照人寰,願無明消逝無蹤!

亦無無明盡
無明是解脫的相反,無明盡則是正解脫。但是在絕對的解脫境中,空即是法爾如是,又那來無明或無明盡的對立或分別呢?故心經簡明扼要的告訴我們:離開了一切的解釋、分別、妄想、批判、臆測、預設、盼望等等的心意識作用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體悟、證入空。
乃至無老死佛是慈悲與智慧圓滿的象徵,而且已經脫離了生死輪迴的強大束縛,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生住異滅變化、沒有生老病死、沒有悲歡離合、沒有一切執著的永恆。
亦無老死盡凡夫眾生,如果不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是難以證入不生不滅的空性。這樣的空性,是沒有老死、沒有去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當然也就沒有老死盡、沒有去來盡、沒有時間盡、沒有空間盡了…… 。

無苦集滅道
人世如無邊的苦海,眾生如無依的落海者,在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的八苦,甚至千苦、萬苦、億苦中載浮載沉。善緣聚合的時候,或有短暫的自在與快樂,但是畢竟於生死苦海中,這一點點的甜味根本微不足道。總而言之,這五濁惡世即是一個大苦聚,充滿了黑暗、痛苦、挫折、殺戮……,只要睜開肉眼,就知道世界從來沒有過真正的和平,一切都在浮盪不安的氣氛中迭蕩。但是啊!大部份的眾生都沒有看清楚,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的污濁與殘酷。人們為了名利,不惜巧取豪奪;一場天災,可以奪去無數人身寶;一次戰爭,可以死去多少二十餘年辛苦成長的年輕生命。啊!這多麼痛苦的五濁惡世,實無一值得留戀,也從來不曾留下什麼。這是真正的實相。問題是,眾生多半已經習慣了這樣充滿無盡無邊苦痛的無常世間,半麻木、半昏沉、半自欺、半無知、半無奈的一天又一天的過著日子。只有比例不多的修行人,在過去生功德福報的導引之下,聽聞了帶來滅苦究竟方法的珍貴佛法,遵循著偉大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一步一步走向覺醒之路--明白了人生真的是「苦海無邊」,然後積極的修行、滅苦、證道。一心一意嚮往著那沒有痛苦的佛國淨土、那沒有一切憂悲苦惱的永恆之樂。在這樣無憂的境界裡,當然也沒有苦集滅道的修行必要了。因為,一切已經圓滿,一切已經具足。

無智亦無得
智慧第一!在這無明的五濁惡世,唯有憑藉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讓我們順利的出離三界。故智慧如明燈,能夠驅散黑暗;如船筏,能夠得度彼岸;如橋樑,能夠越過窮山惡水;如良醫,能夠治癒宿疾;如良藥,能夠藥到病除;如良馬,能夠千里奔騰;如利劍,能夠削鐵如泥;如盔甲,能夠保護慧命;如珍寶,能夠買得法身……但是在已經究竟解脫的境界中,智慧法爾具足,一切任運,故也就沒有智慧或不智慧的分別了。既然智慧通達,一切圓滿,當然也就不會缺少什麼,既不缺少,也就無須獲得。

以無所得故
那麼,空的重要特性在那?一言以蔽之--無所得。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本不生,一切圓滿,一切具足。當你已經是空,你還缺乏什麼呢?當你已經不缺乏任何時,請問你還需要終日汲汲營營,席不暇暖的去追尋什麼呢?既已無需追求,又何需獲得什麼呢?

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是〝菩薩〞--一個澈見諸法實相的有情。他是一個智慧通達的人,他是一個悲願深切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澈底明白萬事萬物背後的真相,已經不再作繭自縛,已經能夠於這虛幻不實的世間,保持看清一切幻相的如如不動,然後再以這樣的智慧為出發,繼而去教導猶迷戀三界的芸芸眾生。這樣的人是稀有的、難得的,這樣的作為也是稀有的、難得的,誠如阿彌陀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一個覺悟的有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執著的人,他雖然活在這個五濁惡世裡,可是他的心啊!就宛如一輪皎潔的明月,發出瑩澈清淨的光輝,普照十方。雖然有時會有幾朵烏雲遮蔽,但是明月還是如此的清澈、圓滿,並不會受到烏雲的影響。他又像一朵潔淨芳香的蓮花,雖然生長在污濁的泥沼裡,卻開出最美麗清香的花朵。為什麼他能如此呢?那就是因為他擁有「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因為,般若是出三界必備的條件,是佛家不共的法門,唯有佛法能夠究竟解脫三界,因為佛陀所傳下的真理,並不是佛陀所發明,而是發現。這個偉大的發現,為人類帶來無比的光明與希望--天不生佛陀,萬古如長夜!這實非溢美之詞,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如果沒有般若,我們就不可能明白宇宙的究極真理--空,如果不了解空,我們就會永遠在〝有〞的現象中打轉、迷失、流浪,不知醒轉、振作、出離,那麼,輪迴便成為一個難醒的漫漫長夜,而佛陀所帶來的般若教誨,正如一輪照亮無盡無邊黑暗的太陽,驅散了障蔽眾生的無明,帶來無比的光明。故知般若是多麼的珍貴、是多麼的重要。心經的主旨,正是字字句句都在重複這個訊息──般若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大智慧!

心無罣礙
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開始,心是一切的源頭。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心意識的變現,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心的作用變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點所在,所以我們的修行須臾不能離開心的修行--這才不是盲修瞎練,心外求法。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一切的本質就在於心,心解脫了,一切就解脫了,心不解脫,生命就無從解脫,足見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節節、變化無窮、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毫無頭緒、亂無章法、不知所云的現象界。其實啊!現象界就像一場夢,夢中的情節毫無規則可言,因為這些情節都只是心意識的反射罷了,可是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層道理的話,我們就會把這些紛云的情節,當作千真萬確的事實來對待。這時,得與失就變得十分鮮明、高與下就變得十分差異、美與醜就變得非常不同、尊與卑就變得非常不一樣……。然而呢,我們都上了大當--上了自己心意識遊戲的大當,因為站在心的本質立場來看,這些都是虛幻的,猶如看一場電影,總不能為了劇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猶如作了一場夢,總不能為了夢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然而,道理說起來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們被業力牽引、被隔陰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如果你不夠用功的話,一樣只是口說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罷了。所以,對於諸法實相的認知,我們實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離開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論是眼所見、鼻所聞、耳所聽、身所觸,……儘管當下是多麼的栩栩如生、千真萬確、驚心動魄……其實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罷了!如果我們能安住於這樣的正知見,那麼我們當然就是一個心中沒有罣礙的人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的輕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們只要還有一絲執著--任何方式的執著,包括對於某種觀念強烈的主張、某個人非見他不可、某種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種娛樂每周非作不可、某種行為非完成不可、某種想念非想不可……內容儘管千萬變化,依個人習氣而不同,但是它絕對可以歸納二個字,就是〝執著〞。只要有一絲的執著,就有一絲的罣礙,只要執著全部沒有了,那就是解脫三界的莊嚴神聖時刻的降臨了。故「心無罣礙」,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願身為佛子的我們,精進再精進,早日達成一絲不罣的超凡入聖、解脫境界。

無罣礙故
沒有執著的人,就是沒有罣礙的人,也就像一個在空中運動的人,不論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腳、快走、慢跑、前進、後退……對他而言,統統沒有任何的障礙,因為,沒有東西能夠阻擋了空啊!說得更具體一點,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就是沒有得失心的人,因為,當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麼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因為,現象界的一切變化都只是一場終須謝幕的戲劇,真正透視掌握了此點,這個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響而產生憂悲苦惱了。請不要小看憂悲苦惱對於眾生的傷害,當我們陷於這樣的情緒之中時,一切的實相都將模糊不清,那麼〝果中生因〞的無奈悲劇,便將生生不息的隨著我們六道輪迴,難有出頭的一天。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氣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錢也好、沒錢也好;別人喜歡自己也好,不喜歡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過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這些結果也都沒辦法影響心的如如不動,那人又何必作一個自我困閉的春蠶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是非心理。別人的對與錯,自有他對與錯的因與果,我們又何必強烈批判或無法見容呢?因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與光明,那麼,請不要從要求別人開始,而是從要求自己作為開始吧!既然都只是這夢幻舞台的臨時演員,又何必太計較別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高下心理。別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錢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場夢,我們又何必太在意情節的起伏呢?所以,既沒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當然也就無所罣礙了。這樣的人,就是沒有任何牽絆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難得的人,是眾生的依皈,是眾生的指引,是眾生的模範。

無有恐怖
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心中就必定安然,隨處自在。既無得失,就沒有得或失的不安與恐懼;既無是非,就沒有是非與否的焦慮或迷惑;既無高下,就沒有大小評判的分別與差異……這樣的人,是完全從恐懼的陰影籠罩中走出來的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難道假的老虎真的會把人給吃了嗎?難道假的魔鬼真的能夠傷害人嗎?難道假的玩具拿到手就快樂了嗎?難道假的名聲有了就不缺少什麼了嗎?他深深明白,一切都可以放下了,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一切都可以安心了。這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已經從生命的隱隱不安以及最深層的恐懼──莫明的恐懼、不知所以然的恐懼、茫然的恐懼、微細的恐懼… …之中澈底脫離了出來。生命不再是一個囚籠或苦聚,生命成為無盡的幸福與喜悅,而這所有的關鍵都在於--心。

遠離顛倒夢想
心完全解脫妄念的糾纏之後,變得清明、自主、理性,此時,當幻化網撤開之後,一切才開始顯現其本來面目。黑白不再顛倒,一切都已回到其本應擁有的位置;主客不再易位,心不再誤認妄念為主人;本末不再混淆,心終於明白了自己是--佛。人世如幻,浮生若夢,如果我們不趁早認知這個事實,我們依舊會陷在黑白顛倒、主客易位、本末混淆的生命困境中不能自拔。故既已聽聞佛法,即應精進、慈悲、智慧,永遠的告別那令人憂悲苦惱不已的顛倒與夢想。

究竟涅槃
三界流浪,何時是休息的家鄉?孩子啊!你不覺得累了嗎?──佛菩薩如是問。孩子啊!你不想回家嗎?--佛菩薩如是關懷。孩子啊!心就是家鄉,就是永恆的家鄉,充滿了無限的平安、幸福、喜樂。--佛菩薩如是說。孩子啊!心就是佛,就是涅槃。--佛菩薩如是叮嚀。孩子啊!如果一切都已經具足,一切都已經圓滿,請問你還需要流浪嗎?如果家鄉就已經在腳下,你還需要家鄉嗎?--佛菩薩如是慨歎。是的,是心作佛,心即是佛。只要我們的心放下了一切的執著,而且安住於這樣如如不動的狀態,那麼,家鄉早已經在溫馨的等待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直到今天。如果你想回家,如果你想不再回到這憂悲苦惱的人間,其實,你只要回到你的〝心〞就可以了,你的身體可以繼續在人間生活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只在於心啊!一切的答案、一切的奧秘、一切的終點、一切的開始……都在於--心。心是涅槃,眾生皆有佛性。

三世諸佛
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以及未來世,三世也可指多世,但是由於時間的觀念其實也是妄念,故時間只對於三界眾生有意義,事實上,法界是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故三世諸佛的說法是針對三界眾生能夠理解的狀態來說明的。而且故意把三世和諸佛並列,也是提醒我們,諸佛的存在是超越三世,也就是諸佛的存在是永恆,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或者未來。所以,我們會發現,人類最大的執著,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執著,由於有了時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長壽或短命的強烈分別與貪取;由於有了空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大或小的強烈差異與執取。故時空的觀念,就是最大的妄念,如果連時空都沒有了,請問又何來的長壽或短命、大或小的分別呢?故所謂三世諸佛,就是已經超越了時空的束縛,漫步於永恆之境的自由解脫之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必備條件,只有依靠這到彼岸的大智慧,三界眾生才有可能真正出離輪迴不已、三界流浪的生命窘困。如果沒有這大智慧,眾生必於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難有出期。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是明白為何有生死輪迴、為何有憂悲苦惱的智慧,如果找到了輪迴的因,當然才有可能斷輪迴的果。而因果律是宇宙的至極真理--雖也是入佛門的基礎理論,但也同時是最甚深幽微之佛家真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耳熟能詳的句子,卻簡明的把因果關係一語道破。因為因果律是最客觀的宇宙公約,它絕對是公平無誤的--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如果輪迴是因為不明白生命實相而導致輪迴不已,那麼,只要明白了生命的實相,自然也就止息了輪迴。故十方三世諸佛,都是由於澈底明白了生命實相而成為諸佛的。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諸佛的解脫境界。此時一切都已經圓滿,一切都已經具足,輪迴生死早已成為昨日惡夢,一切都美好、幸福、安樂,再也不缺少什麼,再也不需要什麼,再也不流浪三界、辛苦備嚐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令人艷羨啊!然而,身處輪迴惡夢的三界眾生,只要一天不放下執著,便一天不可能到達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境界,並不是憑空可以到達的,是需要經過無量劫以來累生累世的修六度萬行方能達成。故知成佛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事,成佛是一件無比莊嚴神聖的宇宙大事!因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覺,就是涅槃,就是空,就是輪迴生死的盡頭。而這充滿無限光明的彼岸,是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的,絕非一生一世就能成就。故所謂的〝即身成就〞,是指你已經修六度萬行歷經無量劫,這很可能就是你的最後一生,但是,請注意,這其中還是充滿了各種變數--例如今生的努力、過去生的證量以及各種複雜多變、甚深難測的因緣果報……在在都可能使〝即身成就〞這個偉大的理想,成為破碎的美夢。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我們千萬別小看所謂〝五濁惡世〞的染污力,當我們一誕生在這個濁世裡,當我們一開始呼吸這充滿各種染著的氣,當我們一旦經過劇大痛苦的投胎過程時,一切的證量、一切的福報、一切的記憶……都隨著投胎過程中,神識昏迷於劇大的旋轉,而成為過眼雲煙。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一切都得從牙牙學語開始,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只要是尚未成佛者,必定有所謂〞隔陰之迷〞的障蔽,故經典才說〝菩薩亦有隔陰之迷〞。所以啊!不論你遇到多麼殊勝的法門,不論你過去生的證量有多高,不論你的福報有多大,不論你的功德有這麼多…… 如果你今生不好好的努力,嚴肅、神聖、莊嚴的去面對你自己的修行,那麼,即使你本應〝即身成就〞,也很可能就因為一次嚴重的造業而導致延宕二、三、四、五、六、七生,甚至更多生以後才究竟成就。所以啊!佛陀才再三耳提面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於此末法時代,暮鼓頻催之際,猶流浪生死的佛子啊!怎能不警醒?怎能不策勵?怎能不珍惜人身?怎能不珍愛佛、法、僧?長壽滅罪經說:「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諸佛菩薩能到彼岸,凡夫眾生,定當淪沒。」,普賢菩薩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如救頭燃。」啊!佛國淨土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啊!唯有依憑到彼岸的大智慧,我們才能一路順風回家;唯有放下一切對於三界的留戀,我們才能真正打開淨土的大門;唯有不再計較一切的風風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我們才能快點回到永遠不需要流浪的安全避風港。般若波羅蜜多,是船筏,能載我們風和日麗的到家。般若波羅蜜多,是橋樑,能讓我們過渡驚濤駭浪。般若波羅蜜多,是利劍,能斬斷一切的多餘葛藤。般若波羅蜜多,是明燈,能指引迷航的水手。般若波羅蜜多,是路標,能告知我們正確的方向。般若波羅蜜多,是羅盤,是生死大海中不可或缺的儀器。般若波羅蜜多,是良藥,能醫治一切的疑難雜症。三界眾生,皆已於六道輪轉中疲累已極,但是儘管疲累;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疲累已極。三界眾生,皆已於生離死別的悲淒雨淚中哀傷過度;但是儘管哀傷,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哀傷過度。三界眾生,皆已於漫無邊際的無明中寂寞已久;但是儘管寂寞,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寂寞獨坐至地老天荒啊!所以啊!般若波羅蜜多是珍貴的,是值得用全部的生命力去學習與瞭解、證悟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學佛因緣--以智慧為先導,統攝其他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只要如是而行,必有得究竟覺的一天。

是大神咒
咒語--是宇宙最莊嚴的聲音。不同的咒語,是不同的佛菩薩所教導的,例如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教導眾生唸〝六字大明咒〞,地藏菩薩教導眾生唸〝滅定業真言〞;藥師如來教導眾生唸〝藥師咒〞……只要是佛菩薩傳下來的咒語,當然就是最神聖的聲音,但是儘管咒語各有不同,每一位佛菩薩的智慧都是相同的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可以說是最圓滿的咒語,而且是最神聖的咒語。只要擁有此咒,何處不得究竟成就呢?故也可以說是最神效的咒語啊!

是大明咒
般若波羅蜜多,不但是神聖、神效,而且是清明眾生的清醒劑,只要有了大智慧,就離開了無明,只要離開了無明,就不會胡裡胡塗、懵懵懂懂、癡癡傻傻、昏昧不明的於此無常世間妄造無邊業了,只要不再造業,就不再受到未來果報的束縛,這樣的人,就是宇宙最清明自主的人--佛。所以智慧如清明的咒語,能夠讓昏沉愚癡眾生醒過來--於一切虛妄不實的幻相中醒轉過來。智慧又如清明的甘露,能夠潑醒已經沉睡無量劫的三界無明眾生。

是無上咒
無上正等正覺,是要靠無上心法--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就的。故大智慧也就是無與倫比、至高無上的咒語,能夠讓眾生脫離苦海,永別生死。故三界眾生宜好好修持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真正找到無上的皈依,無上的心咒。

是無等等咒
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究竟的境界,既是最究竟,也就好比世上最究竟圓滿的咒語,能夠讓眾生得究竟成就。故三界眾生應皈依般若波羅蜜多,宜視之為究竟的依靠,如此日久行深,必能如觀自在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能除一切苦
當一個修行人已經證得無上究竟覺時,一切的苦難,到此完全結束。就猶如一個歷盡滄桑歸來的天涯遊子,經過了無數流浪的歲月,吃過了多少辛酸苦頭,閱盡了多少的物換星移……終於,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鄉--一個無量劫以來便思念不已的家。然而,如果還未歸家苦,是數說不完的;苦難,是沒有結束的--只要我們還身處三界,這就是我們註定的運命!啊!唯有到彼岸的大智慧,能終結這三世迷離、業力牽纏的無量苦!身為佛子的我們,宜大精進,奮力自度度人才是!而這自度度人真正依憑,即--般若波羅蜜多!

真實不虛
唯有法界才是真實的境界,三界一切皆為幻有,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到達真實境界彼岸,只有唯一的交通工具--般若船。如果你還沒有搭上這艘般若船,請你要趕快搭上;如果你已經搭上了這艘般若船,則請你趕快划進!猶如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所說:「願我速乘般若船」。因為,生命短促,業力催逼,不趁著順境、人身寶尚能學佛時勉力而為,一旦無常來到或業境現前時,一切都將隨業力的波濤洶湧而消逝無蹤。--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無量劫的歲月都已流逝無蹤了,當今這短短的人生寄旅,不也很快就成明日黃花?幸福學佛的修行人啊!莫待無花空折枝。悲願深切的佛子啊!怎忍眾生以苦為樂?智慧如海的佛子啊!怎忍世間暗無光明?大悲為上首,方便為究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
訶願眾生一起到達光明的彼岸!智慧啊!大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結束時的咒語如是祈願與讚頌著在這無明的三界擁有般若,是最彌足珍貴的一件事,而一個發過悲願的菩薩,也唯有同時擁有了悲與智才能真正實現他內心歷千百劫而不滅的菩提大願:願眾生離苦得樂願眾生早證菩提願眾生圓滿所願願眾生得究竟覺.

English translation:
When Avalokiteshvara Bodhisattva was practising the profound Prajna Paramita,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he crossed beyond all the sufferings and difficulties.

Shariputra,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emptiness: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tself is form. So too are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and consciousness.

Shariputra, all dharmas are empty of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not produced, not destroyed, not defiled, not pure and they neither increase nor diminish.

There fore, in emptiness there is no form,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or consciousness, no 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sights, sounds, smells, tastes, objects of touch or dharmas, no field of the eyes, up to and including no field of mind consciousness;and no ignorance or ending of ignorance, up to and including no old age and death or ending of old age and death. There is no suffering, no accumulating, no extinction, no way and no understanding and no attaining. Because nothing is attained, the Bodhisattva,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is unimpeded in his mind. Because there is no impediment, he is not afraid, and he leaves distorted dream thinking far behind. Ultimately Nirvana!

All Buddha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attain Annutarasamyaksambodhi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Therefore, know that Prajna Paramita is a great spiritual mantra, a great bright mantra, a supreme mantra, an unequalled mantra. It can remove all suffering; it is genuine and not false. That is why the mantra of Prajna Paramita was spoken. Recite it like this: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P/S: Prajna means wisdom, and Paramita means reach to the other shore.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
ná mó ·ā lì yē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萨埵婆耶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萨埵婆耶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诃迦卢尼迦耶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an
萨皤啰罚曳
sà pó là fá yì
数怛那怛写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无·那啰谨墀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萨婆阿他·豆输朋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
ā shì yùn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罚特豆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
dá zhí tuō
唵·阿婆卢醯
an。·ā pó lú xī
卢迦帝
lú jiā dì
迦罗帝
jiā luó dì
夷醯唎
yí xī lì
摩诃菩提萨埵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萨婆萨婆
sà pó sà pó
摩啰摩啰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驮孕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卢俱卢·羯蒙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诃罚阇耶帝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啰陀啰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
dì lì ní
室佛啰耶
shì fó là yē
遮啰遮啰
zhē là zhē là
么么·罚摩啰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隶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
shì nā shì nā
阿啰嘇·佛啰舍利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罚娑罚嘇
fá suō fá shēn
佛啰舍耶
fó là shě yē
呼卢呼卢摩啰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卢呼卢醯利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啰娑啰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
xī lì xī lì
苏嚧苏嚧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驮夜·菩驮夜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弥帝利夜
mí dì lì yè
那啰谨墀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
pó yè mó nā
娑婆诃
sā pó hē
悉陀夜
xī tuó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摩诃悉陀夜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悉陀喻艺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啰耶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诃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诃
sā pó hē
摩啰那啰
mó là nā là
娑婆诃
sā pó hē
悉啰僧·阿穆佉耶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诃
sā pó hē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者吉啰·阿悉陀夜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诃
sā pó hē
摩婆利·胜羯啰夜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无阿利耶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
pó lú jí dì
烁皤啰夜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诃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
an·xī diàn dū
漫多啰
màn duō là
跋陀耶
bá tuó yě
娑婆诃
sā pó hē

One can recite this mantra for 3 or 5 times, even 108 times a day. After reciting the mantra for many times, 1)peace awaits you; 2) free from sickness; 3) longevitiy; 4) free from any bad karma; 5) free from any problems etc.

When you want to chant this mantra, put a glass of water near the altar. When you finish chanting, drink it. A cancer patient who chanted this mantra diligently for 108 times, he's now a healthy person and free from any sickness.

buddhist songs

About this blog

As you all can see the title ' Buddhist chanting', so it's a religious blog. Anyone who are religious and wanna know more about Buddhism, you can stop by here and browse around.

About Me

My photo
I may look quiet at first. But once you know me, then you will know that I'm a very talkative person! lolx!

Followers